經典文學《飄》讀后感10篇
《飄》是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長篇作品,文字優美,語言流暢,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經典文學《飄》讀后感,歡迎大家來閱讀。
經典文學《飄》讀后感篇1
這個學期我讀了一本名叫《飄》的長篇愛情小說,小說情節跌宕起伏,讓人愛不釋手。讀完全書后,我感觸良多……
《飄》是以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方動亂的社會現實為背景的愛情小說。小說以亞特蘭大及附近的一個種植園為故事背景,描繪了內戰前后美國南方人的生活。以女主人公赫思嘉為主線,描寫了幾對青年的愛情故事。
初讀《飄》時,對小說的女主人公的感覺是矛盾的——既有些討厭,但又不得不敬佩她。討厭的是她為了功利,為了錢等不擇手段,而選擇婚姻。甚至是不惜損害自己的妹妹,搶走了她的未婚夫;討厭她面對白瑞德的愛時,那愚蠢的固執。但她的勇敢與堅強和那份艱苦創業的精神又不得不讓我敬佩。
赫思嘉就像一個小孩子一樣,對自己想要的東西異常執著,而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卻不屑一顧。赫思嘉認為自己愛的是衛希禮,可是衛希禮卻不愛她,就像白瑞德說的那樣,阿希禮是個君子,只是生在了一個和他格格不入的時代。他還是用舊世界的游戲規則生活,只會撞得一鼻子灰??墒呛账技螀s不聽,越是得不到,越是難以實現的,就越追求不舍??墒?,到最后才發現,她最愛的人一直就在自己身邊卻不曾意識到,等到明白時,卻為時已晚。但赫思嘉就是赫思嘉,她沒有絕望,她只是告訴自己:畢竟明天又是另一天了!赫思嘉,始終就是這樣一個充滿生氣,充滿斗志的人。
赫思嘉在整個故事中,都是個充滿生氣,充滿斗志的人。再看看我自己:每當我遇到困難時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放棄而不是去考慮該怎樣戰勝困難。對此,我很慚愧。赫思嘉的這份精神,是最值得我學習的。所以,每當我遇到困難、心情不佳時,我會想起這句話。雖然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糾紛,但我們不應該放棄自己的欲望和追求。正像赫思嘉所說的:“今天我累了,不能想了。明天再想吧!”我們可以休息,但我們決不能放棄。所以,每當我遇到困難、心情不佳時,我便會告訴自己:“畢竟明天又是另一天了!”
經典文學《飄》讀后感篇2
瑪格麗特·米切爾在她的小說《飄》中說:“冥冥中已命中注定,當一切都隨風而逝,我們還能說什么做什么,在現實面前,夢想總那么脆弱無力。錯過的都已錯過,失去的都已失去,生命中還有許多未知的苦難和甜美,值得我們堅持等待和珍惜,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彼?,我也想說,處于或迷惘或頹廢中的我們,醒過來吧,青春年少的我們,何必執著地問:“路在何方”呢?
記得以前,朋友之間經常會進行一些關于幻想的對話。談論最多的是“如果有來生,你最想變成什么?”我的答案往往大同小異。我想變成云,因為它去留無意,漫觀云卷云舒,令人淡定愜意;我想變成風,因為它無拘無束,微風的吹拂讓人心馳神往??蓵r至今日,如果你再問我同樣的問題,我竟然不知所措。是我變了嗎?還是生活無情地將我欺騙,讓我失去了靈魂?
不知年少的你是否與我有著同樣的經歷與體會?熟悉的突然變成陌生,周圍的一切都使你狂躁,無處可逃,只好通過幻想來尋找最后的一片凈土。你有沒有試過在課堂上聽著老師不厭其煩地為我們講解題目,看著身邊的同學奮筆疾書,你卻會突然大腦短路,放下筆,只想看看窗外那飄蕩的云,聽聽那飛鳥的鳴叫聲,好不愜意!可卻又會突然感到糾結,只因看到一片突然掉落的嫩綠的葉子。就在這一陣恍惚中,你又回到了課堂,努力地追隨著老師講課的身影。甚至在街道上,你也會突然走神,駐足觀看這川流不息的人群。雖然盯著人群,而你的思緒卻不知飛向了何方。
一切的一切都令我感到陌生,我不再明白是不是經歷風雨后就一定能見到彩虹。我不知道是否真如亦舒所說的“人一定要受過傷才會沉默專注,無論是心靈或肉體上的傷害,對成長都有益處?!爆F在的我很焦慮,對此時的厭煩,對未來的恐懼及對人生的無奈包裹著我,讓我無法喘氣。路究竟在何方?我經不起等待。
直到那天,不知是什么原因,假期素愛睡懶覺的我居然早晨5點多就醒了,閑不住就想到公園里去晨練。那時的街道上寥寥幾個行人,整個小城依然沉浸在一片寧靜之中。我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不知不覺來到了山頂。坐在樹下,望著天空露出的魚肚白與那似有似無的絲絲陽光,心中好像有了久違的期待。呆呆地望著天空,忘卻了周圍,也忘了自已,只是等待著。我感覺到了太陽在緩緩地上升,一點兒一點兒,盡管云霧遮擋,但依然溫暖著我。等著看著,太陽的光芒終于突破了云層的阻撓,將那燦爛的金線灑滿神州大地,我的心頓時覺得豁然開朗,好像堵在心頭的一塊石頭終于落下來了。對自已說,何必那么較勁?人生就是這樣!就像天氣預報,雖然能夠預測得到,但又結果往往令人意想不到。所以,何必總是充滿憂慮?何不趁著自已青春尚未逝去,還沒謀殺這似水年華時,努力朝著自已所向往的方向走呢?珍惜好每個今天,才不會成為扼殺明天的兇手!
成長需要方向,也需要等待,方向不是由別人指點,它只在你自已的心中??v使最后結局告訴我們一切都是徒勞,我們也依然能驕傲地大喊:“我們曾經歷過!”
經典文學《飄》讀后感篇3
《飄》這本書寫的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斯嘉麗的家庭也因為戰爭而被迫搬遷。斯嘉麗也因此遇到許多磨難,但她始終那么堅強,不管遇到什么難題都會勇敢地去面對,從不退縮。
斯嘉麗的勇敢我們不用質疑,因為事實擺在眼前。當斯嘉麗家的東西將被搶走,而對方又帶著槍時,斯嘉麗沒有被嚇哭,而是從容地把值錢的東西藏好,她甚至把東西藏在嬰兒的尿布里。當有人搶走斯嘉麗的東西后,斯嘉麗沒有服從,而是拿起了一個女人所不使用的東西-槍,對準了對方,扣下板機。當強盜死后,鮮血流了一地,別人都十分害怕,只有斯嘉麗仍然鎮定地想辦法,把尸體埋了起來。
斯嘉麗也是一個有能力的女人。當原本的家產幾乎變得一無所有時,斯嘉麗沒有恐慌,而是盡自己的力量去拯救它們。斯嘉麗的妹妹已準備好了嫁人,逃離這苦難的地方,但只有斯嘉麗留下來保護家產。很快,斯嘉麗就通過做生意賺了錢,并用了當時愛人敵視的.也是最便宜的黑人。在斯嘉麗的智慧和努力下,棉花生長了,有東西吃了,條件也變得好了,但是斯嘉麗不是滿足于現況,而是用這點本錢,將生意做得越來越大。
斯嘉麗的能力總是讓人無法相信這只是一個柔弱的女人,另外斯嘉麗的臨危不懼,堅強勇敢,她的能力,智慧一樣讓人敬佩。
斯嘉麗是樂觀的,她總是相信明天會更好,因為明天畢竟是新的一天了。
斯嘉麗的故事讓我們知道了堅強的重要,我們要擦干眼淚,在陽光下微笑,用堅強去與困難抗爭。我們一定可以成功的,因為斯嘉麗正在對我們微笑呢,你看到了嗎?
經典文學《飄》讀后感篇4
《飄》是米切爾奉獻給世界的一部經典愛情小說。故事以南北戰爭為背景,郝思嘉是“亂世佳人”,白瑞德可謂“亂世英雄”,但他們的愛情卻誕生在戰爭的廢墟之上,跟蒼涼的大地一樣凄婉哀傷,仿佛那血雨腥風中嬌艷而蒼白的小花。
郝思嘉最動人心神之處就在于她的真實。她是個多面人物,有時讓人覺得親切熟悉,仿佛身邊一個任性的朋友;有時又讓人感到別扭甚至無法理喻,她的貪婪冷酷似乎超出了人們對女性的 一慣理解。然而她始終給我以真實感,是真正的“這一個”。
從道德意義上講,她是純粹的叛逆者,她拋棄了南方的淑女美德,為了擺脫貧困,振興家業,她可以把愛情與婚姻做為交易。但從審美意義上說,郝思嘉就像她動人的外貌與舞姿一樣魅力四射。她是一個真正的行動者,決不沉溺與哀傷,也不甘于被動。她纖巧的身軀上頂著顆盲目而勇敢的頭顱。她對南方傳統習俗的背叛使她被排除在舊南方的圈子之外,但也正是她,幫助衛希禮,媚蘭這些典型的舊南方人度過戰爭中及戰后最艱難的時光。
這本書中最讓我難忘的還是白瑞德與郝思嘉的愛情。郝思嘉盡管是社交的寵兒,是“勾引”人的高手,卻正如白瑞德所說,是愛情的白癡。最初征服衛希禮的失敗蒙蔽了她的眼睛,她像個孩子似的把的不到的東西奉為珍寶。直到最后,她才發現自己不過是虛構了一份對衛希禮的愛,整個青春的愛竟是虛夢一場。與她相比,外表粗獷的瑞德愛得真實,愛得細膩,愛得痛苦又愛得曠日持久。
只有他真正了解 郝思嘉,他珍愛她,欣賞她,也只有他真正同情她遭遇的一切,贊賞她的勇氣,直率與真實,他對她的愛中包含憐惜,他希望卸下思嘉身上沉重的擔子,希望他做個無憂無慮自由嬉戲的孩子。他忍受了一個戀人,一個丈夫不能容忍的一切。他在煎熬中等待思嘉幡然醒悟的一天。但是白瑞德也有他的驕傲和固執。他把那份愛深藏在心底,而當這一切,可用于言直接表達的時候,他已經愛得太疲倦,已不愿再繼續。
全書情節生動,幾度離合,幾度悲歡,深深打動了我的心。
經典文學《飄》讀后感篇5
一直以來不喜歡看翻譯的外國名著,還自嘲的感覺翻譯的真爛,買《飄》是因為一朋友在我耳邊經常嘮叨她的經典,也就在當當網上買回來了,靜靜的躺在床頭柜上好久了,一天是在無聊的很。我隨手翻看了幾頁,誰知居然越看越有趣,看上冊的時候我感嘆的是美國的歷史,看下冊感概最多的是斯佳麗和瑞特的愛情。
關上書,腦子里都是書里的情節,斯佳麗,瑞特,玫蘭妮,阿希禮,黑媽媽,埃拉,塔拉莊園,美國南北戰爭。有幾點讓我感觸良深:
1、美國的南北戰爭,美國通過南北戰爭實現了國家的統一,社會的每一次進步都是建立在深深的陣痛之上的。
2、斯佳麗每一次遇到挫折總是想到埃拉(她的媽媽)和塔拉莊園(她的家鄉)?;叵肫鹱约好慨斢龅嚼щy時何嘗不是這樣,家和媽媽永遠是自己的避風港。媽媽——每次下班回家,看著樓上的燈光,一股暖流涌上心頭,小跑著跑上樓,媽媽總是開著門在迎接我。
3、玫蘭妮,她不是人,她是神,一位偉大的女性。
4、黑媽媽,永遠忠誠于自己的上司,如此之人,一生何求?
5、斯佳麗和瑞特的愛——自虐似的馬拉松似的愛情。
很多時候,相愛的戀人在乎的東西是飄渺的?在斯佳麗病重時她心理明明想的是瑞特,為什么沒有說出口?瑞特那么牽掛著斯佳麗,為什么都不進房間看看,兩人都在乎對方,都渴望心靈的感應,也許了解的太多,也許了解的太少,這一對戀人過的有些自殘。
經典文學《飄》讀后感篇6
《飄》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為南方沒落莊園勢力譜寫了的一曲挽歌。故事中的郝思嘉美麗聰慧、高傲自私。
她就像個長不大的小女孩。一心瘋狂地迷戀著艾希禮,即使艾希禮已與她的好友玫蘭結婚,她也沒有放棄;她總覺得周圍的男人都該圍著她轉,不管任何地方,只要有她在,都該以她為焦點;她為了得到她想要的東西,可以不惜把純潔的愛情與婚姻當做交易品;她三次為了不同目的很隨便地嫁給她根本就不愛的人,其中還包括她妹妹的未婚夫。這樣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思嘉真的很讓人悲哀,以至于最后,當她發現她深愛的人其實是她的第三任老公瑞德——一個很多方面都能和她產生共鳴的人因一直付出得不到而希望決心離開她時,很多讀者都認為她罪有應得,終于因她的任性自私而得到了她應有的懲罰。
可是,他們卻忽略了思嘉身上很多人都沒有的閃光點。畢竟這不是本諷刺小說,思嘉能當上女主角,肯定有她的過人之處。首先,她的單純、執著就讓我非常欣賞。在我眼里,她是一個一直都在尊崇自己內心去生活去追求的小姑娘。在經歷了母親病故,父親變瘋,可謂家破人亡的這些磨難后,為了保住腳下的土地,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她小小的肩膀得承受了多少的痛??!在我眼里,她的任性,她的高傲,她的不成熟在這些優點面前,都顯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了。就如同她一直傻傻地愛著艾希禮而不能理解艾希禮一樣。如此直率的她怎能理解到瑞德對她那冷嘲熱諷的愛情,她又怎能有火眼金睛洞穿瑞德滿不在乎外表下那顆對溫情、對愛情極度渴望的心呢?
總之,他們的愛情結局讓我很遺憾。不過,我還是依舊對他們的以后抱有很大希望的?!爱吘?,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笔亲髡邔懺诠适伦詈蟮囊痪湓?。我想,這可能也是對廣大讀者的一種提示吧。我相信,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她一定會讓瑞德重新回到她身邊的?!笆?,放棄”這樣的字眼從未在勇敢堅強的郝思嘉身上出現過。這一路走來,她經歷多少的艱難與苦痛,為了在她心目中最重要的兩樣東西——塔拉與希禮,她曾一次又一次地在絕境中挺起不屈的脊梁。這次,對于瑞德的離開,她也一定可以的。況且,想要忘記一個人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雖然瑞德走的時候說他已經疲乏了,他的心已經冷了。不過,你們說,一個曾深深嵌入你靈魂的人怎可能說忘記就忘記了?
最后,感謝《飄》,我喜歡里面的每一個人物,他們教會了我許多我沒有的東西,譬如執著,勇敢,寬容,理解,珍惜,信仰,這些在變化世界中永遠都不會變的美好品質。
經典文學《飄》讀后感篇7
《飄》,是我最喜愛的書。喜歡斯佳麗的勇敢堅強,喜歡瑞特的機智果斷,喜歡玫蘭妮的外柔內剛。
對于斯佳麗這個人物,我的感覺是矛盾的,是討厭卻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個非常有個性的人物,她一生中愛了兩個男人,而她卻沒一個是了解的。如果她了解阿希禮,那她就不會愛他;如果她了解瑞特,那她就不會失去他。她一直以來是辜負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尋著自己夢中的王子――阿希禮。她只是把自己愛的特點認為阿希禮有,她只是做了一件華麗的衣服,讓阿希禮穿上,而后愛上他。而事實是,她愛的只是那件衣服。
對于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堅強,佩服她對土地的執著,佩服她能在那中環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干活,佩服她能不顧社會上的言論而開創自己的事業。她生命有幾個靈魂,一個是她的母親。他的母親是一位非常能干、溫柔的典型貴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墒?,母親為了救人而被傳染傷寒,去世了。另一個,是她十幾年來最愛的人――阿希禮。她能在逆境中站起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阿希禮。她對阿希禮是異常執著的。還有一個,就是玫蘭妮。在一起奮斗的十幾年里,玫蘭妮已經成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飄》絕對是部值得再三品味的好書。文字優美,情節跌蕩起伏、扣人心弦,雖然其中由于作者的主觀因素,對于美國南北戰爭的評價并不客觀和全面,但以文學角度來說,這絕對是一部絕世佳作,值得一看。
瑞特是個復雜的人,他有良好的家世,但卻仍和舊時代格格不入,他有銳利的眼睛,可以在亂世找到自己的處身之道,他對國家有熱情,即使他明知必敗無疑,卻仍在最后關頭入了軍。他愛斯佳麗,但他更了解斯佳麗,所以他從不說,只是通過行動表達,而斯佳麗卻從來不想去了解他。最后,他絕望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再也沒有勇氣再去嘗試,他累了。
經典文學《飄》讀后感篇8
戰爭與和平、生與死、愛情,是文學創作中永恒的主題,因為它們之中包含著對人生的思考和體驗。而由“暢銷書”逐漸成長為經典的《飄》,是這三種元素都具備了的,且由本書拍攝成的電影《亂世佳人》,曾經榮獲奧斯卡數項大獎,一九四零年夏初本片在上海上映四十余日,便開了外國影片映演以來未有的記錄,由此可見這本書的價值。
關于這本書的主人公郝思嘉,則體現了一個女孩的蛻變過程,她是多變的,她有著父親的愛爾蘭血統,也有母親的貴族氣息??傻降资歉赣H的狂野、不服輸的性格占了上風,郝思嘉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處處顯現了她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品性,在這一點上,她的成功是無人能比的。但她究竟是大戶人家的女兒,到底是要學一套禮節規范的,于是在種種宴會上,她便極力做出有教養的樣子來,可性格上的安靜是永遠也學不來的。她不像別的上流社會的小姐,心里明明想這樣做卻不敢表達出來,她敢做敢當,知道衛希里要和韓媚蘭訂婚了,就找了個機會向衛希里傾訴了自己的衷腸。她要讓他明白自己是愛慕他的??稍诋敃r,她這樣的舉動就要被別人給唾罵了。她卻有膽量這樣做。
郝思嘉雖說是小說中一個虛構的人物,可我感覺她似乎就存在于我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且是那樣逼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上帝創造了這樣一個矛盾體,放縱、優雅,都在一個人物身上體現,使她那樣具有野性的魅力,也難怪小說中無數的男性都被她迷得神魂顛倒了。塑造了這樣一個人物,也算是作者密西爾女士的一大成功了。
經典文學《飄》讀后感篇9
讀書筆記還是要堅持寫下去,選了十年前讀過的《飄》。已經過去很久了,很多細節模糊了,斯嘉麗倔強的臉龐仿佛還在眼前。這本書從圖書館借的,記得當時上下冊找到的不是同一個出版社,譯名有些差別,不影響讀起來一氣呵成。還特地看了電影,很長很老的電影,然而全程無尿點,一個鏡頭都舍不得錯過。
斯嘉麗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女人。她漂亮迷人,爭強好勝。為了面子,匆忙嫁給一個不愛的人,沒多久就成了寡婦。為了保住塔拉莊園,搶了妹妹的未婚夫。對妄念割舍不下,差點淪為第三者。很多人愛她,因為足夠真實、永不妥協、充滿魅力。
這么久過去了,書中有兩點一如當初打動我。一個是老奧哈拉對土地的熱愛;另一個是斯嘉麗猶如小草一樣強大的生命力。
作為一個農村長大的80后,記憶深處是田野的浪漫,村落小房子的溫馨。我們接觸到的是大自然最真實的一面,春天鮮花和香草,夏天繁星和汗水,秋天果實和月亮,冬天冰雪和寒冷。如果沒有土地,一切將不復存在。鋼筋水泥,也要建立在土地之上。而土地的柔軟,能夠孕育生命的特性,也讓它渾厚惹人愛。因為在土地里打過滾,因為親眼見過土地里怎樣長出莊稼和果實,特別理解老奧哈拉對土地的熱愛,自己也一樣熱愛土地,熱愛家園。
斯嘉麗強大的生命力,讓我深深著迷。作為農場主的大女兒,在戰爭前她養尊處優。戰爭后經歷了一系列悲歡離合,她都沒有放棄生活的希望。永遠充滿動力,勇往直前。如果活著,就活得漂亮一點。如果還有一點點希望,就朝著希望走過去。如果沒有希望,就拼命找到希望,只要還活著。
以前以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沒有錢,等后來發現還有更痛苦的事情,是有錢都沒有辦法解決的?!霸改阌泻眠\氣,如果沒有,愿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愿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愿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辈还苊\如何待你,都能夠姿態優美,從容面對。
經典文學《飄》讀后感篇10
《飄》,是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唯一的一本長篇小說。但這部作品足以見證瑪格麗特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以《飄》改編拍攝的電影《亂世佳人》橫掃了當年10項奧斯卡獎。
《飄》以南北戰爭做為背景,講述了斯嘉麗的一生。斯嘉麗是一個農場主的女兒,開朗、大方、美麗、堅強又勇敢。斯嘉麗是一個真實的人,在她那個年代,女人就應該弱不禁風,她并沒有做到真正的淑女,無意間的大快朵頤,無意間的熱意奔放都體現了一個真實的自己。一個無拘無束的小女孩。
斯嘉麗不僅真實,也是一個要強的女人,她可以帶孕婦和仆人逃過一道道封鎖線,跨過重重障礙回到家鄉。她可以挺著大肚子,在戰亂的情況下賺的盆豐缽滿,她精明冷靜,做事全都一絲不茍,甚至嚴肅到冷漠。她可以從任性嬌氣的大小姐,變成精明能干的商人或農場主。她用自己的智慧保護了大家辛苦許久才得到的食物和錢財。她很大膽,在敵人的面前臨危不懼,幫梅蘭奪回了她父親使用過的軍刀。因為多年的勞累,斯嘉麗白皙細嫩的雙手早已布滿老繭。曾經滿腦子想的都是舞會的小姑娘,現在卻已讓世事的慘狀蒙住雙眼。斯嘉麗從痛恨盜竊,到戰爭發生后的身不由己??梢姂馉幍臍τ卸啻蟀?!讓一個愛掛香囊,無憂無慮,花錢大手大腳的小姑娘變成了一個事事都要抱怨的少婦。
斯嘉麗因為戰爭失去了父母和最愛的人,在現實中因為戰爭而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人也不少。行動起來,不要讓世界再發生戰爭了,大家都和平共處該多好。